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 |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 B. |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
C. |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 D. |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
观察下图(“15、16世纪欧洲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A.合成橡胶已投入生产 | B.支持着哥伦布的探险 |
C.启蒙运动正走向高潮 | D.《英雄交响曲》问世 |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其关键核心是民主宪政可以
A.切实保障公民各项权利 | B.使人们友好相处 |
C.将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 D.有效地限制权力 |
【改编】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下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的思想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
B.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
C.雅典城邦的公共意志开始遭到践踏 |
D.苏格拉底以死捍卫了雅典民主政治 |
“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完成国家工业化②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实现了民族独立④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款项数目 |
总额 |
|
清政府 |
210项 |
18亿银元: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
北洋政府 |
633项 |
15.56亿银元: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
国民政府 |
108项 |
28亿银元: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