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
| B. |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
| C. |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
| D. |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
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09年2月13日表决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计划保留了“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该计划违背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
| A.联合国 | B.世界贸易组织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D.世界银行 |
2009年以来,欧盟成员国希腊身陷债务危机。有人预测,从冰岛,迪拜到希腊,国家破产将是2010年的趋势之一。你认为欧盟应联合哪一国际组织共同援助希腊,以防止其破产?
| A.世界贸易组织 | B.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 C.世界银行 | D.联合国 |
一战到二战期间,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金融贸易方面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及海外殖民地联系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为改变这一局面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D.签订贸易总协定 |
“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材料说明
| A.赫鲁晓夫进行个人崇拜 | B.赫鲁晓夫实行集权政治 |
|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 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由衷地赞美 |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