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马于公元前242年增设了一名外事行政长官专门负责涉外案件的审理工作。因为外事案件案情复杂,涉及面广,而且其所遇事件又常常是公民法中所没有规定的,因此,行政长官在断案时只得斟酌实情,便宜行事。有时甚至干脆直接引用各地早已实行的法律惯例。这一做法()

A.扩大了法律惯例的适用范围 B.克服了公民法主体狭小的弊端
C.强化了外事行政长官的自主权 D.保护了所有罗马人的法律权益

建国后到2005年,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调整时期外,中国政府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其中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被称为“夭折的计划”。导致二五计划“夭折”的直接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B.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C.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有学者认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华盛顿似乎准备接受中国内战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事实。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重申了开罗和波茨坦宣言,即台湾被看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宣称他无意向已经失势的国民党当局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准备推行孤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B.接受了中共取得胜利的既定事实
C.利用外交辞令掩盖其争霸的本质 D.不会阻止大陆政权解决台湾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前是()

A.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D.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据《太平天国史料专辑》记载,迟至1861年,在江苏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说明()

A.太平天国尚未控制该地区 B.吴江地区的土地关系没有改变
C.大地主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D.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已经蜕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