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平遥古城遗产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自然景观
要素
人文景观要素
非物质文化要素
黄土地、河流和农田等
商业建筑
宗教建筑
政治建筑
生活建筑
地方手艺、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等
票号、店铺
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
城墙、县衙
民居

--根据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一文中的相关图示改编
材料二 平遥票号在……创立之后的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雄厚的实力,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
--张桂泉《平遥古城》
材料三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自然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在平遥古城遗产构成中的各自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平遥古民居的主要建筑特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金融业的历史地位。
(3)有人认为,平遥古城只是在票号方面独树一帜,其他要素在全国许多地方也有,因而这一文化遗产的特色有限。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历史文化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唐朝统治者如此划分三省职权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希腊的地理特点。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希腊的政治体制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4)材料一和材料三呈现的两种政治模式有何共性?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1950年代,新中国同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体育交流,充分体现了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在新中国对外体育交流活动中占据的首要地位。
——据李相如、宋雪莹《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
材料二:1975年4月,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权利。1979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国台北奥委会”。
材料三:1981年,中国男排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京的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李宁(体操),只得到最后一名。一些报道竟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李宁还收到绳子,让他上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执教的中国教练员和代表外国参赛的原中国运动员超过了1000人。其中最有名的是郎平。2008年8月15日,在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和我国建国初期哪个外交方针有关。
(2)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形势,概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在体育情结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歌,顾名思义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19世纪前,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国歌,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歌词中“揖美追欧”和“旧邦新造”分别指什么?
(2)当时我们“揖美追欧”的过程中颁布了哪个重要的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个文件的历史意义?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1949年,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3)为什么说《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国人民的心声?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族在此次最危险的时刻能最终战胜敌人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
——《史记》
材料二:右图是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九卿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代学者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是如何做到“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
(2)根据材料三、四,与之前的朝代比较,明清时期中央机构的变化主要有哪些?
(3)自秦至清,中央机构设置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图17孔子讲学图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
(1)根据图17和文字材料并所学,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和智者学派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共同之处?
(2)在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的推动下,1905年光绪帝下诏废除科举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历史时期
发展教育的措施
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
过渡时期
扫盲运动。

全面建设时期

密切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使科学和教育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手段。

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得到法律保障。
“希望工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