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 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 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 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 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 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16世纪瑞士宗教改革领导人加尔文在其所著的《基督教原理》中提出:“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上帝)选民与弃民的标志……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加尔文的话,实际上是

A.否定上帝的作用 B.人文主义的宗教观
C.“因信称义”的新解读 D.宣扬人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天文学产生于迷信;雄辩产生于抱负、仇恨、虚假和奉承;几何学产生于贪婪;物理学产生于无聊时的好奇;道德哲学产生于人的自尊。所以,艺术与科学的诞生归功于我们的邪恶。如果他们来自我们的美德的话,我们就不那么怀疑他们的好处了。”卢梭上述分析是为了说明

A.以科学反对迷信 B.主权在民
C.人应该回归自然 D.美德即知识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