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国家类型 时间 |
高收入国家 |
中等收入国家 |
中低收入国家 |
低收入国家 |
| 1980年 |
38% |
43% |
42% |
30% |
| 1996年 |
40% |
52% |
52% |
42% |
| A. |
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C. |
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
D. |
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 | 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 |
| 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 | 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 |
某同学搜集到一份如图所示的传单(局部)。以下关于该传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它是美苏“冷战”的表现 | B.它以签订和平协定而结束 |
| C.它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抗 | D.它造成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
导致图所示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商业革命 | B.圈地运动 | C.光荣革命 | D.黑奴贸易 |
康德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此语反映的思想源于
| A.普罗塔戈拉 | B.苏格拉底 | C.董仲舒 | D.薄伽丘 |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 B.深化了体制改革 |
|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 D.冲破了思想樊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