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
|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 |
C |
H |
O |
N |
P |
Ca |
S |
| 植物 |
43.57 |
6.24 |
44.43 |
1.46 |
0.20 |
0.23 |
0.17 |
| 动物 |
55.99 |
7.46 |
14.62 |
9.33 |
3.11 |
4.67 |
0.78 |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植物中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的视野面积约是细胞实际截面面积的6400倍,那么他使用的物镜和目镜组合可能是()
| A.16×和5× | B.400×和16× |
| C.100×和8× | D.9×和1× |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E的结构特点是具一定的流动性 |
| B.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质B表示磷脂 |
| C.与③、④、⑤功能有关的结构均具单层膜结构 |
| D.①②⑥结构中都具有脱氧核糖核酸,它们正常代谢都需要水作为直接原料 |
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
|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
| 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
| 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