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调查还发现I-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III-2与III-3婚配,其后代(U)为患病男孩的可能性为( )
A.1/24 | B.21/96 | C.25/32 | D.7/32 |
细胞内可能发生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过程的三个阶段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
B.马铃薯块茎既能进行③过程,也能进行①过程 |
C.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糖糖的量高于①或②过程 |
D.③过程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 |
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红细胞吸收甘油和葡萄糖都不消耗ATP |
B.糖醋蒜在腌制中慢慢具有糖醋味,是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糖分子和醋酸分子的结果 |
C.胞吐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 |
D.神经细胞内的K+经钾离子通道主动运输出细胞 |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缺镁培养液培养的番茄幼苗对红光的吸收减少 |
B.适宜光照下,植物吸收CO2的总量等于固定的CO2的总量 |
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
D.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使酒精变灰绿色 |
B.用高倍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需用甲基绿染色 |
C.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
D.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可将活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
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图2、3、4、5、6、7是在不同条件下某种酶促反应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可以解释酶具有专一性,由图5和图7可判断该酶很可能是麦芽糖酶 |
B.图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作用,图3可判断该酶最适pH不受温度影响,由图4可判断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受pH的影响 |
C.图6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 |
D.图3和图4中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