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电位1是突触后膜上Na+大量内流导致
B.发生电位2是因为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了
C.神经递质释放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离子转移是产生电位变化的直接原因
D.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这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从微观结构看,它无核膜和众多的细胞器;从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看,它又是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种生物应该是 ( )

A.大肠杆菌   B.颤藻   C.乳酸菌   D.衣藻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

A.a B.b C.c D.d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能够浸染其他生物
C.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  D.具有细胞结构

艾滋病研究者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都含有N、C、O、H、S元素
B.一定都含有20种氨基酸
C.高温能破坏其结构
D.人工合成后可用于防治艾滋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