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该生物体中rRNA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的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
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供体 |
剪刀 |
针线 |
运载体 |
受体 |
|
A |
质粒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大肠杆菌等 |
B |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C |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D |
大肠杆菌等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质粒 |
关于基因工程运载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建“工程菌”时可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和噬菌体 |
B.培育转基因动物可用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做运载体 |
C.培育转基因植物常用植物病毒和土壤农杆菌的质粒做运载体 |
D.运载体上常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
下面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认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编码区能够转录为相应的RNA,经加工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②在非编码区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③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完全一样
④内含子是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各组物质或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的是
A.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和限制性内切酶 | B.染色体和细菌的质粒 |
C.细菌的质粒和固氮基因 | D.tRNA和抗虫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