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 A |
Br2蒸气和NO2都是红棕色气体 |
可用淀粉碘化钾水溶液鉴别 |
| B |
BaSO4和BaCO3都是难溶物 |
医疗上都能用作“钡餐” |
| C |
SO2是酸性氧化物 |
SO2可用浓H2SO4干燥 |
| D |
Fe 3+水解成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
Fe2(SO4)3可以做净水剂 |
某有机物X(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
①1mol 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mol气体
②X与醇或羧酸在浓H2SO4和加热的条件下均生成有香味的产物
③X在一定程度下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根据上述信息,对X的结构判断正确的是
A X中可能有两个羧基和一个羟基 B X中可能有三个羧基
C X中可能有三个羟基和一个-COOR官能团 D X中肯定有碳碳双键
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再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A
B
C
A的分子量比B大2,C的分子量比B大16,C能与过量的NaHCO
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是乙炔,B是乙烯 B
A是乙烯,B是乙烷
C A是乙醇,B是乙醛 D A是环己烷,B是苯
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阿司匹林 扑热息痛 贝诺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
| 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
C.常 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 |
| D.C6H7NO 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脂水解反应的产物 |
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和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 乙二醇 |
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 丙三醇 |
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A萃取 B结晶 C分液 D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