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四种不同的方案,
其中方法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分别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看有无气泡产生 |
B.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C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
C.用铂丝蘸取固体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
D.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中,c(H+)·c(OH-)=1×10-14 |
B.c(H+)=1×10-7 mol·L-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
C.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 |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碱性的强弱 |
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
B |
|
研究 目的 |
压强对反应的影 响(p2>p1)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图示 |
![]() |
![]() |
研究 目的 |
平衡体系增加N2 对反应的影响 |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图示 |
![]() |
![]() |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在25 ℃和80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B.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
C.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 |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g),达新平衡时,Ni(CO)4的百分含量将增大 |
温度为T ℃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NO2,反应2NO2(g)N2O4(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N2O4)/mol |
0 |
0.12 |
0.18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NO2)=0.001 2 mol·L-1·s-1
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1.0 mol N2O4时,v(正)<v(逆)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K=0.125,则反应的ΔH<0
D.T ℃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N2O4,则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大于80%
可逆反应mA(g)+nBpC(g)+qD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达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n一定等于p+q
C.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B是气体,增大A的量,A、B的转化率都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