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t3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 ![]() |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4倍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1L pH=3的盐酸和醋酸能消耗等质量的镁粉 |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将增大 |
C.V1L pH=12的NaOH溶液与V2L pH=2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
D.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Na+和CO32-的离子浓度均增大 |
为探究NaHCO3、Na2CO3与1 mol·L-1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为反应Ⅰ、反应Ⅱ)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
液体 |
固体 |
混合前温度 |
混合后最高温度 |
① |
35 mL水 |
2.5g NaHCO3 |
20℃ |
18.5℃ |
② |
35 mL水 |
3.2g Na2CO3 |
20℃ |
24.3℃ |
③ |
35 mL盐酸 |
2.5g NaHCO3 |
20℃ |
16.2℃ |
④ |
35 mL盐酸 |
3.2g Na2CO3 |
20℃ |
25.1℃ |
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Ⅰ是吸热反应
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
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 mol·L—1 |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混合:c(Na+)+ c(H+)=c(OH-)+c( HC2O4-) |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
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盐酸 |
B.加入Ba(OH)2溶液 |
C.测定溶液的pH值 |
D.加入品红溶液 |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含B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Ba(OH)2、KOH、K2CO3、BaCO3 |
B.在含NH4+、Al3+、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OH溶液:H+、Al3+、NH4+、Al(OH)3 |
C.在含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 |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2+、Ag+、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Ag+、Cu2+、H+、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