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 | 红细胞吸水增加 | B. | 胰岛素分泌降低 |
C. | 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 D. |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
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
B.右图中的B点时,K+大量流出细胞膜 |
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两次通过0电位 |
D.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流表不能测出电位差 |
给某人脚部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④⑤ |
某动物群含有80个个体,基因型AA、aa的个体比列分别为30%、20%,由于某种原因从外地迁来2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该种群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4%、29.16% B.46%、21.16%
C.46%、49.68% D.54%、49.68%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
C.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 |
B.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 |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羊毛脂 |
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