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依据下图所示的三羧酸循环运行原理判断: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子葡萄糖能使三羧酸循环运行(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六次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50 mL
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

25 mL
75 mL
无氧

25 mL
75 mL
通氧
50 mL
未处理

25 mL
75 mL
无氧

25 mL
75 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生物实验常通过观察某些颜色变化来获得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金鱼藻观察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
B.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D.醋酸洋红染液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 3∶5,这是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在4°C条件下活性受抑制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