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长与激素调节的问题。
1.由植物向光弯曲实验发现的吲哚乙酸的基本特征是
促进细胞伸长
体内含量丰富
对各器官灵敏度相似
可长距离转运
2.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的蛋白的降解,阻止蛋白发挥作用,直接激活编码基因的转录,而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赤霉素有利于开花
赤霉素有利于蛋白发挥作用
是开花的激活因子
间接抑制编码基因的转录
开花是多年生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受日照长度、低温诱导、植物年龄等因素的共同调节。蛋白因子借助温度抑制开花,而小分子则通过年龄途径间接影响多年生草本植物弯曲碎米荠的开花时间。
3.弯曲碎米荠体内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表明,只有当的含量达到最低值时方能解除对开花的抑制效应;并且,幼年的弯曲碎米荠即便经历低温诱导也不会开花,只有当植株内含量低于图所示的开花临界值时,弯曲碎米荠才具备开花的潜能,若一株弯曲碎米荠长到第7个夏季,此时该植物总共开花了
4.依据上述原理,如要将经济作物的营养生长期缩短,可行的操作是
某医生接待了因手被割伤前来就医的甲、乙两位病人,在详细询问后,决定给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请回答下列列问题。
(1)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为第一道防线, 体液中的_____________是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叫做__________免疫。
(2)破伤风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进入机体内的外毒素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使之丧失毒性,这是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__免疫,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甲注射的破伤风类毒素是破伤风外毒素经甲醛作用后脱毒形成的,从免疫学上说类毒素属于_____。
(4)乙病人由于体内没有细胞发挥二次免疫作用, 只能注射破伤风抗体,直接与外毒素结合, 使之丧失毒性。
(12分)现有小白鼠若干只、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水、斐林试剂、清水、大烧杯、试管、注射器、酒精灯等试剂和器材,请设计一个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上述生理功能的实验。
实验原理:葡萄糖与斐林试剂水浴煮沸有生成。
实验步骤:
(1)将健康小鼠随机的平分为A、B两组
(2)给A组小鼠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给B组小鼠注射_____
(3)注射1h后,采集两组小鼠的尿液,分别加入编号为1号和2号的试管中
(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振荡摇匀后,____________,观察结果。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 |
培养液 |
无菌水 |
酵母菌母液 |
温度 |
A |
10 mL |
0.1 mL |
28℃ |
|
B |
10 mL |
0.1 mL |
5℃ |
|
C |
10 mL |
0.1 mL |
28℃ |
(1)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A、B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如上。
①A组与B组酵母菌中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在生态学上称为,A组中该数值比B组大的原因是 。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③图中缺少C组酵母菌的数目变化曲线,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在图中画出该曲线。
(2)对一支试管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可以采用的方法进行统计。利用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点的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________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
下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①的名称是,是由一个神经元的,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分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
(2)图中④为。
(3)当有兴奋传时,递质是从(填序号)释放,通过(填序号),与⑥上的结合,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