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
① 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她”是()
A.北方民歌 | B.骚体 | C.宋词 | D.明清小说 |
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 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1928年,蒋介石在参加一个国货展览会的开幕式时便曾经宣称:“国民政府是要提倡国货,要振兴实业,要挽回利权,使外国货在中国没有销路,大家都用国货来打倒帝国主义。”为此,国民政府()
A.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
B.建立中华民国,抵制日货 |
C.促使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
A.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兴起 | B.民族工业技术薄弱 |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 D.列强的经济侵略 |
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97年与他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1913年与沈佐宸、沈叔英等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他的经商之路暗合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裕通钱庄的创办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
B.电灯公司的创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 |
C.电话公司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电话已经普及 |
D.硖石双山丝厂的创办说明北洋军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仍有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