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待区分的、从正常人体采集的两组液体。根据是否有颜色反应而把该组中的不同液体区分开来的检测项目是 ( )
检测项 |
试剂 |
待区分的样液 |
A |
双缩脲试剂 |
组织液与淋巴 |
B |
双缩脲试剂 |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 |
C |
斐林试剂 |
血浆与尿液 |
D |
斐林试剂 |
组织液与淋巴 |
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
B.若向漏斗中滴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 |
C.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
D.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变小 |
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
B.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和ATP的含量都较多 |
C.ATP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的作用 |
D.细胞内各种形式能量的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 |
维生素D进入细胞不需载体,也不需消耗能量,主要原因是
A.维生素D本身就是载体 | B.维生素D是小分子 |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D.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如图所示,图乙是图甲发生渗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图,图丙是根毛细胞示意图,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①处溶液浓度小于②处溶液浓度 |
B.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图丙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使其具有选择透过性 |
C.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任意浓度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其只发生了质壁分离 |
D.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 g/ mL的蔗糖溶液中,则图丁可以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 |
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A.逐渐增强 | B.逐渐降低 | C.保持不变 | D.先升高后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