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待区分的、从正常人体采集的两组液体。根据是否有颜色反应而把该组中的不同液体区分开来的检测项目是 ( )
检测项 |
试剂 |
待区分的样液 |
A |
双缩脲试剂 |
组织液与淋巴 |
B |
双缩脲试剂 |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 |
C |
斐林试剂 |
血浆与尿液 |
D |
斐林试剂 |
组织液与淋巴 |
右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
B.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葡萄糖的含量 |
C.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抗体存在于图中的②③④ |
D.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是CO2和尿素 |
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
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
下图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
C.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
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