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细菌在完全养基上可正常生长,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甲)时,出现停止生长的现象。现用紫外线对该细菌处理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细菌”直接死亡,“另一部分细菌”在只缺少氨基酸乙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该细菌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B.氨基酸甲和乙均为该细菌的必需氨基酸 |
C.“另一部分细菌”在只缺少氨基酸甲的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 |
D.向只缺乏氨基酸乙的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乙后,则“另一部分细菌”可能恢复正常生长 |
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3mol的蔗糖溶液、0.5mol 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
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 |
B.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 |
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 |
D.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 |
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在含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可能是
A.核糖体 | B.高尔基体 |
C.内质网 | D.细胞核 |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A.b(c—18)+18a和18(b—a) |
B.b(c+18)+18a和18(a + b) |
C.b(c—18)—18a和18(a—b) |
D.b(c+18)—18a和18(b—a) |
细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
B.染色质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
C.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