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基因型均为AaBb的双亲,其子代中,神觉不正常的可能是( )
A.7/16 | B.3/16 | C.9/16 | D.4/16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
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
C.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行为信息 |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只能在该昆虫种群内传递 |
B.行为信息只能由动物产生,传递给同种动物 |
C.物理信息来源广泛,动植物都可以感受到 |
D.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
植物开花与开花激素有关.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了“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经过远程运输到达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1970年后,人们才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叫做FT的蛋白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斐林试剂对成花素的化学本质进行鉴定 |
B.同位素标记法可获得成花素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直接证据 |
C.叶片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这一过程体现了物理信息对生物的影响 |
D.能翻译出FT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个细胞中 |
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关于该实例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信息传递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C.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属于行为信息 |
D.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 |
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
A.![]() 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 |
B.![]() 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 |
C.![]() 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 |
D.![]() |
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