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句话的谓语和宾语分别是( )
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A.我背影 | B.看见马褂 |
C.看见背影 | D.我马褂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嚣健步朦胧持之以衡 |
B.葱笼轻盈威摄头晕目眩 |
C.暮色溅落骸骨海枯石烂 |
D.篝火宽恕感慨鸦鹊无声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绽开(zhàn)收敛(liǎn)和睦(mù)丝丝缕缕(lǚ) |
B.啜泣(chuò)点缀(zhuì)停滞(zhì)津津有味(jīng) |
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高不可攀 (pàn ) |
D.绰号(chuō)静谧(mì)谚语(yàn)洗耳恭听(gōng) |
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讲述了世外桃源的故事,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春秋时的孔子辑录、编纂而成。 |
C.《陋室铭》以物为喻,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作者是唐代刘禹锡。 |
D.《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
西城区慈悲庵内建有陶然亭,清代翁方纲为陶然亭撰写对联,上联是“烟笼古寺无人到”,
下联应是
A.慈悲弥陀有佛来 | B.晨钟暮鼓有罄鸣 |
C.树倚深堂有月来 | D.陶然新亭有仙来 |
在我校六十年校庆上,一副“枣林求索历甲子,杏坛树人载千秋” 的对联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下面同学们的表述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甲同学说,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枣林对杏坛,求索对树人,甲子对千秋。 |
B.乙同学说,“历”是经过的意思,干支纪年中一个甲子是六十年,表明我校经历了六十年。 |
C.丙同学说,“枣林”点明我校地点,“求索”来源于屈原《离骚》中的“吾将上下而求索”。 |
D.丁同学说,“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树人”来源于鲁迅,因为鲁迅原名周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