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春季森林火灾
B.夏季长江中下游洪水
C.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D.冬季海南岛橡胶园受寒潮袭击

表为某区域2004—2007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与2004年相比,2007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读图,回答第问题。

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和下列哪些过程有关(  )

A.ab B.ac C.bd D.bc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A.黄土高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南方低山丘陵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