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南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丙、丁、甲 |
C.丙、丁、甲、乙 | D.丁、甲、乙、丙 |
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 B.甲、丙、丁、乙 |
C.丁、乙、丙、甲 | D.甲、丙、乙、丁 |
澳大利亚南部(图中阴影所示区域)气候温和,降水适宜,适合种植小麦和发展畜牧业。读图回答3~5题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水稻种植业 |
D.现代混合农业 |
关于上题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正确的叙述是
A.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
B.机械化水平不高 |
C.交通方便,靠近市场 |
D.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关于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
B.与城市市场和工业关系密切 |
C.大牧场上牧牛与小麦种植混合 |
D.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
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 |
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
图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题。
我国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
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
图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完成7~9题。该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是
A.176km2 | B.284km2 | C.568km2 | D.1136km2 |
该自然保护区可能是
A.吉林省东部 | B.福建省西北部 | C.云南省南部 | D.内蒙古东部 |
如果要在图中A、B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图中四个方案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甲、乙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回答4~6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
B.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 |
C.甲地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比乙地远 |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较乙地大 |
有关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少 |
B.甲地海拔高,乙地海拔低 |
C.甲地所在省区年太阳辐射强,风能资源丰富 |
D.乙地所在省区地表崎岖,水能资源丰富 |
甲地所在省区局部地区出现岩石大面积裸露,主要原因是
①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加强
②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气候干旱少雨
④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