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分)2012年7月26日开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进行了一次为期25天的“穿越内蒙古高原”考察活动。行程12500km,第一站是科尔沁地区。科尔沁沙地上流淌的西拉木伦河距今8000年前就开始了对人类的哺育,留下近4000处古遗址有规律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西拉木伦河的重要支流)两岸。读穿越内蒙古行程路线及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简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穿越内蒙古高原”行程主要经过的自然带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⑵简述现代西拉木伦河的水文特征
⑶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是什么?
⑷所有历史记载,科尔沁都是疏林草原之地;现在科尔沁,疏林之下却只有干涸的沙地,主要成因有哪些?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内蒙古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和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场严重退化,为什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式图若为亚欧大陆,说出G处的气候类型和形成原因。
(2)如果该模式图位于南半球,F点夏季的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是什么?
(3)F附近洋流的对气候的影响是 。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用“●”标出“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的大约位置,并用箭头画出节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2)当太阳直射点在①时,昼长为12小时的范围是 ,23°26'S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当太阳直射点在②时,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资阳的昼夜状况是 。
(4)当资阳昼长在增长,但仍然是昼短夜长的是 段。在①~⑤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较慢的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8月8日在台湾和福建两次登陆我国,“苏迪罗”深入内陆、影响范围广、风雨强度大,是今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台风,给浙江、福建、江苏、台湾等地造成严重影响。下图为台风“苏迪罗”移动路径示意图。
材料二 2015年圣诞节前后,新疆阿勒泰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暴雪天气,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
(1)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下图中能代表该天气系统的是 (填字母),8日08时,台北的风向是________。
(2)上图中形成阿勒泰地区暴雪的天气系统是 (填字母),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 、 、 等天气现象。
(3)台风“苏迪罗”给登陆地区带来的严重灾害有洪涝和 ,面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的工程措施有 。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气压状况看A为 中心,此时被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
(2)此图表示北半球 (1月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此季节东亚盛行 风(风向),南亚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
(3)下图中代表乙地气候类型的是 (填序号),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 |
(4)丙地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甲地和丙地的自然带都是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丙处属于 ,该处能否进行大型工程建设?(能/否)
(2)甲处地貌成因是 。
(3)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图中②③④⑤⑥⑦构成水循环类型是 ,其中③表示的环节是 。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填数字)。
(4)诗人李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慨。你认为他后半句的观点是否正确? 试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