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矿脉位于昆仑山,开采难度大,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自古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水较少时于河床上拣玉,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和田玉在形成过程中受影响最小的地质作用是( )
A.固结成岩 | B.高温变质 | C.流水侵蚀 | D.风力侵蚀 |
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
A.M河段 | B.N河段 | C.H河段 | D.R河段 |
推测古代和田地区采玉的最佳季节是在 (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200万千瓦,占中国风能资源近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回答5~6题。
5.与火电相比,风电开发()
A.不受地域限制 B.技术成熟,规模大
C.投资少,成本低,市场广泛 D.绿色能源,基本无污染
6.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②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
③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④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均温分布图”,回答3~4题。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10°S~20°S之间 B.10°N~30°N之间
C.0°N~10°S之间 D.30°N~50°N之间
4.该气候的成因可能是
A.副高与西风交替影响 B.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C.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某城市1992年和2008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回答1~2题。
距市中心距离 时间 |
0~1km |
1~3km |
3~5km |
5~12km |
1992年 |
29.6 |
20.3 |
8.7 |
未统计 |
2008年 |
38.4 |
22.5 |
29.7 |
10.1 |
1.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
A.交通通达度最高 B.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
C.居住的人口最多 D.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高度集中
2.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B.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C.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D.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1回答1—2题。
表1: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5大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5位 人口流入省 |
第1位人口 流出地 |
第2位人口 流出地 |
第3位人口 流出地 |
第4位人口 流出地 |
第5位人口 流出地 |
广东 |
湖南 |
四川 |
广西 |
江西 |
湖北 |
江苏 |
安徽 |
四川 |
浙江 |
河南 |
贵州 |
浙江 |
江西 |
安徽 |
四川 |
贵州 |
湖北 |
M省 |
黑龙江 |
吉林 |
河南 |
安徽 |
江苏 |
四川 |
重庆 |
广东 |
云南 |
浙江 |
新疆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如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的空间主要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③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2.图中①②③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中国 C.英国 D.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