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山脉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B.夏季时B处的降水比A处多
C.乙海域为比斯开湾 D.甲海域为地中海

从甲海域到乙海域运输某种货物,走最短线路必须经过的海域是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麦哲伦海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传统型阶段 B.现代型阶段
C.原始型阶段 D.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度型阶段

图1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以下有关图中信息的正确说法是

A.甲国可能是印度
B.乙国可能是芬兰
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
D.乙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比甲国更严重

“3s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据此完成24~25题。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地理坐标,需要随身携带

A.GPS信号接收机 B.全球定位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应用领域的是

A.资源调查 B.人口增长预测 C.环境监测 D.自然灾害调查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21—23题。
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① ④

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回答19—20题:

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①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②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③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