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 B.寒潮、台风、沙尘暴 |
|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 D.干热风、寒潮、冻害 |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
| A.准噶尔盆地 | B.东北平原 | C.华北平原 | D.东南丘陵 |
有关“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
| B.世代更替快 |
|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
|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
历史上第二次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口增长模式,具体表现在
| A.人口出生率以较快速度下降 |
| B.人口死亡率以较快速度下降 |
| C.人口由快速增长向迅猛增长转变 |
|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
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出生率上升 |
| B.生产力水平提高,获得生活资料的范围更广,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 |
| C.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
| D.受生育观念的影响 |
读我国人口密度变化柱状图(下图),2000年与1 990年相比
| A.东部人口密度增加了450人/㎞2 |
| B.中部人口密度增长了1/4 |
| C.东部人口密度的增长量约为中部的2~3倍 |
| D.东部人口密度的增长量与西部相比差异不大 |
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问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 B. | 太阳辐射 | C. | 土壤 | D. | 降水 |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 B. | 洋流 | C. | 土壤 | D. | 降水 |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 B. | 洋流 | C. | 太阳辐射 | D. | 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