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贸易博览会于2010年在上海成功举办。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2)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线。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如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有哪些表现?
读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P处气温比同纬度的两侧地区高的原因
(2)简述P城气候特点。
(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方面分析P城气候的成因。
(4)试分析气候对该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二: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2011年攀枝花工业产值统计表
产业 |
2011年产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钢铁产业 |
456.32 |
23.1 |
化工产业 |
72.58 |
41.7 |
能源产业 |
236.76 |
32.5 |
钒钛产业 |
66.54 |
46.7 |
工业 |
969.33 |
34.0 |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共跨我国四川、云南和___________三个省,其优势能源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攀西-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据中新网2012年3月12日电: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为了加快国家发展,计划把全国使用的三个时区整编成一个时区。届时印尼时间将与北京时间相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和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1)如果印尼统一采用新时区后, 9月23日,当雅加达(110°E)正好日出时,印尼时间为,这天,图中首都城市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是。
(2)雅加达降水最多的季节为,此季节的降水主要是受(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太平洋的一叶“肺”,是因为(自然资源)分布广泛而得名。
(3)材料一右图中,①处气温在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4)爪哇岛是印尼重要的农业生产区,该岛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近年来该岛城市化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下降。试解释这一现象。
北欧主要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五个国家,该区域人口稀少,经济发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北欧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芬兰森林资源丰富但矿物能源匮乏,近年来该国大力推动清洁技术产业(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降耗及减排环保)快速发展,并超越森林工业成为第二支柱产业。
(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临________洋,西海岸受______作用,破碎曲折且多峡湾。
(2)2014年5月10日10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广州出发,航行720小时到达冰岛,此时冰岛的时间是2014年6月日时。
(3)冰岛位于高纬地带,北部沿岸为_________气候,南部受影响而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
(4)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人口集中分布在______部,其原因是______ _。
(5)简要分析芬兰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意义。
环渤海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该区域协同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渤海沿岸区域图
材料二:赤潮是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下图为2013年我国海域赤潮灾害统计图。
材料三:部分环渤海沿岸经济区重点产业
渤海沿岸经济区 |
重点产业 |
河北曹妃甸 |
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 |
天津滨海新区 |
石化、冶金装备、港口物流 |
山东东营 |
石油加工、石油装备制造、物流 |
山东烟台 |
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铜材生产 |
辽宁锦州 |
炼化生产及石油储备、船舶制造 |
辽宁营口 |
石化、钢铁、装备制造、港口物流 |
(1)渤海被_______半岛和_______半岛包围,属于我国的内海。
(2)2013年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是______海;受灾面积最广的是______海。分析渤海赤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环渤海地区实施经济协同持续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4)2014年8月,连接大连至烟台的渤海海底隧道规划方案公布,分析该隧道修建对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