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º~20ºN | B.0º~20ºS |
| C.20ºN~23º26′N | D.20ºS~23º26′S |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 B.北温带范围变小 |
|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 D.悉尼(约34ºS)夏季昼变长 |
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 B.6月22日18时 |
| C.l1月23日6时 | D.12月11日18时 |
读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完成5~6题。
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 |
| C.流水沉积 | D.风力侵蚀 |
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 A.风沙掩埋背风坡 | B.水灾高地 |
| C.水灾远离河流 | D.风沙掩埋迎风坡 |
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节①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 | B.环节②是纬度地带性形成的基础 |
| C.环节③基本态势与海陆分布无关 | D.环节④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 |
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完成2~3题。
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 A.热岛效应 | B.绿岛效应 |
| C.温室效应 | D.狭管效应 |
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 A.北美五大湖地区 | B.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
| C.菲律宾群岛地区 | D.亚马孙平原地区 |
国内某乘客在北京时间11点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飞行14小时达到欧洲某城市,此时当地时间为18点,该乘客下飞机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方法正确的是
| A.时针拨快7小时,日历不调 |
| B.时针拨慢7小时,日历调前1天 |
| C.时针拨快4小时,日历调后1天 |
| D.时针拨慢4小时,日历不调 |
下图为我国沿30°N线附近地区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面积总和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界线S以西区域内叶面积指数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降水稀少 | B.地表崎岖 |
| C.土壤贫瘠 | D.海拔较高 |
分界线S以东区域内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