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两道题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毛滂)
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毛滂毛滂(生卒年不详),字泽民,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哲宗元祐间为杭州法曹,元符二年任武康知县。政和中,守嘉禾。词文均知名于世。有《东堂集》。}
(1)“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分别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露”和张泌《思越人词》中“黛眉愁聚春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夔州歌十首(其九)
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杜甫的这首诗气象宏大,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加以赏析。
有评论者认为,若将首句的“不可忘”改为“系人思”会更好,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这些景物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
答:全诗是如何扣住题目的“晚”字来写的?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两句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绝 句石 懋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诗的前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巧妙,请写出来,并解说其妙处。
“杨花”这一形象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