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 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2) 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子的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关于探究“小车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的实验:

(1)本实验的原理是
(2)在实验中,除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停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停表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1s),用刻度尺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 m∕s.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的运动规律的装置,该同学装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该同学实验探究中获得数据如表格中所示,请帮助该同学完善表格内容;分析数据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将 (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

路段
路程s(m)
时间t(s)
速度v(m/s)
第1段
20
1

第2段
20
0.8

第3段
20
0.4

小华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请按a图中的电路图将b图中未完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电流表应该 (填“串”或“并”)联在电路中,下面c图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 A,分度值 为 A,示数为 A.
(3)由于灯泡选用不当,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A1、A2指针位置如d图所示,请你帮她找出问题:
电流表A1 ,电流表A2

(4)更换合适的灯泡后,分别测出干路和各支路的电流并记录在上面表格中,分析所得数据我们可得到的结论是:
( 5)如果要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我们的做法是:

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本实验的原理:
(2)本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