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
C.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1℃时,乙先析出晶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镁和碳酸镁固体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二氧化锰 B.硫酸铜 C.盐酸 D.氯化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室外的咸菜缸不容易结冰,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煤气是否泄漏
C.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盐酸,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
D.硝酸铵溶解吸热,熟石灰溶解放热

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配制10%NaCl溶液,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部分药品沾在纸上,未倒入烧杯中
④氯化钠晶体不干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