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
序号 |
甲 |
乙 |
① |
HCl溶液 |
NaOH溶液 |
② |
HCl溶液 |
大理石 |
③ |
BaCl2溶液 |
Na2CO3溶液 |
④ |
CuSO4溶液 |
铁 粉 |
⑤ |
H2SO4溶液 |
锌 粒 |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⑤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3 |
5 |
20 |
7 |
反应后质量/g |
10 |
5 |
8 |
待测 |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5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分解产物也相同 |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
C.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D.因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该变化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A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 B.32 | C.64 | D.96 |
化学中存在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代数和与负价的代数和相等 |
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
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电子数相等 |
右图是教材中电解水装置图。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