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 注: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⑸        ;其摩尔质量为       ⑹            
0.5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       ⑺       个氢原子。过氧乙酸在氧气中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⑻              
② 某学校欲用100克85%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可配溶液     ⑼     克,需加水    ⑽     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
(1)水的分解反应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氢气、氧气、木炭、二氧化碳中①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②用于高能燃料的是;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下列式子中的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1)2H (2)SO42-
(3)H2(4)

某小组同学一起探究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铝丝、铁丝和稀盐酸,只用一次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 在试管中取少量的稀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 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 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2)插入铝丝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红认为只要在上述方案中补充一个实验,就可以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红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说,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刚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可用(填字母)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用装置进行收集。
(3)某同学用B和F两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4)若用H所示的医用塑料袋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氢气,则氢气的导入端为: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生活中使用的铜火锅是利用了铜的性。
(2)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记,此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有的台灯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