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请根据图一回答问题:

①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⒂   
②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⒃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⒄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 图二中,20℃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⒅      。(精确到0.1)
④ 图二中,40℃时将A、B、C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⒆     (填“﹥”、“﹦”或“﹤”)。
⑤ 图二中,20℃时,A、B、C三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有关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性质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⒇      。(选填编号)
Ⅰ.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Ⅱ.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Ⅳ.溶液的密度一定相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水和空气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
(1)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____ ;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哪些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2)人如果不吃饭,也许还能活上几周,但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我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3)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 来检验。

【2015年北京市】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均已关闭。

内容
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气体含量

Ⅰ.打开,用注射器向盛有锌粒的A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
Ⅱ.在上方导管口收集气体
Ⅰ.A(容积)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B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15mL 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
Ⅱ.打开

(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关闭,打开,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装置在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2)实验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的操作是
(3)实验2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60mL水,则A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

【2015年福建省莆田市】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某同学用40%的乙烯利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烯并探究其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的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乙烯的体积分数范围,用a%—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中,仪器A的名称是 。为了得到平稳的乙烯气流,连接乙烯的发生装置,除了橡胶塞、导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填字母)。

(2)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时,判断集气瓶内的水已全部排出的依据是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的乙烯是
(3)用溶剂均为VmL的集气瓶收集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如图A表示,收集一瓶乙烯体积分数为50%的混合气体,点火不发生爆炸。
②再如图B、C所示,分别收集气体并点火,前者发生爆炸,后者不爆炸。结合步骤①,得出a%、b%的范围,其中b%的范围是: %— %。
③按照中值法继续探究,可得到更准确的爆炸极限数据。
(4)乙烯利溶液酸性较强,如果皮肤上不小心沾上它,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 (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硼酸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 D.醋酸溶液

【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遵循自下而上,先左后右的原则;
B.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为获得最佳实验效果,要尽可能多地添加实验药品;
C.振荡试管内溶液时,用手腕力量摆动,不可上下颠动,以防液体溅出;
D.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E.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F.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2015年福建省漳州市】科学家证明了“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是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信号分子”。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 (回答一点即可),不能直接排放入大气中的理由是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