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中金的含量很低,金的性质又相当稳定,只能用湿法冶金——氰化法提炼,即采用稀的NaCN溶液处理已粉碎的矿石,把少量的金浸入溶液中,然后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金从溶液中置换析出。其反应原理为
①4Au+8NaCN+O2+2H2O4Na[Au(CN)2]+4NaOH;
②2Na[Au(CN)2]+Zn2Au+Na2[Zn(CN)4]。
以下有关氰化法提炼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Au(CN)2]不溶于水 |
B.化合物Na[Au(CN)2]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1 |
C.金元素在地壳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D.在提炼过程中含金元素的物质始终作氧化剂 |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化学式 |
AgCl |
Ag2SO4 |
Ag2S |
AgBr |
AgI |
溶度积 |
1.8×10-10 |
1.4×10-5 |
6.3×10-50 |
7.7×10-13 |
8.51×10-1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
C.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增大
D.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下列化学用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氨水显碱性:NH3·H2O ==NH4++ OH- |
B.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Na++ H++ SO42- |
C.Na2S溶液显碱性:S2-+ 2H2O ![]() |
D.AlCl3溶液显酸性:Al3++ 3H2O![]() |
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1·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锥形瓶中,然后以0.1 mo1·L-1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A.等于20mL | B.小于20mL | C.大于20mL | D.等于5mL |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c(H+)=10-10 mol/L的溶液中:Al3+、NH![]() ![]() |
B.pH值为1的溶液:Fe3+、Na+ 、SO42-、HCO3— |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K+、NH4+、Cl-、ClO- |
D.pH值为13的溶液:K+ 、SO![]() |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 | B.减压 | C.减少E的浓度 | D.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