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验证Fe3 +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2)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
①_______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时, 假设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100%,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Ⅰ可以用E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请根据以下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A为丁醇且核磁共振氢谱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
③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1)B的分子式为:。
(2)C→D的反应类型为。
(3)芳香族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7H8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F的结构简式为:。
(4)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E与H反应生成I的方程式为 。
(5)I的同系物K相对分子质量比I小28。K的结构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分子中不含甲基。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试写出上述同分异构体中任意一种消耗NaOH最多的有机物结构简式。
已知苯酚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现有如下转化: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羧基 b.酚羟基 c.醇羟基提供质子的能力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⑤编号所用的试剂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乙醇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烟道气中含有的CO和SO2是重要的污染物,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它们转化为S(s)和CO2,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O(g)+1/2O2(g)=CO2(g) △H=-283.0kJ·mol-1;
S(s)+O2=SO2(g) △H=-296.0 kJ·mol-1
(2)向甲、乙两个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5mol SO2和3mol O2,发生反应:
2 SO2(g)+O2(g)2SO3(g) △H<0
甲容器在温度为T1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4.5mol;乙容器在温度为T2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4.6mol。
则T1________T2(填“>”“<”),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A是恒容的密闭容器,B是一个体积可变的充气气囊。保持恒温,关闭K2,分别将1 mol N2和3mol H2通过K1、K3充入A、B中,发生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下列示意图正确,且既能说明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又能说明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__。
②容器A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所需时间t s,达到平衡后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5/6,则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
(4)将0.1mol氨气分别通入1L pH=1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三溶液中NH4+离子浓度分别为c1、c2、c3,则三者浓度大小的关系为______(用c1、c2、c3和>、<、=表示)。已知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常温下CH3COOH的Ka=1×10-5 mol·L-1,则该温度下0.1 mol·L-1的NH4Cl溶液的pH为_________。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_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丙烯酸的结构简式是:CH2CHCOOH。试写出它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