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材料三: 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年 份 |
贸易总额(亿美元) |
台湾来大陆人次 |
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 |
1978 |
0.46 |
—— |
—— |
2001 |
323.4 |
3440306 |
122198 |
2004 |
783.3 |
3685250 |
144526 |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
材料三:“与其农民自下而上的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的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上述三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4分)
(2)材料一“这场战争”的领导者是谁?为了扭转战局,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3)材料二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了哪些社会危机?(2分)为了摆脱危机,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人类留下了很多成功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是什么?(2分)
(4)明治维新使日本绝处逢生,戊戌变法在中国为什么失败? (2分)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依据该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请依据指出这位的航海家的航线。(回答字母)(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二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涉及哪位历史人物?(4分)
(2)如果将上述两则材料涉及的历史人物纳入同一学习主题,请你拟定这个学习主题名称。(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上述两则材料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2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9年10月,圆明园管理处组成专家组,分别走访美国、欧洲、日本等地,追寻圆明园流失文物线索。在文物回归过程中,大体有4种途径,分别是政府行为、捐赠(持有者捐赠、买主捐赠)、回购和法律手段。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中与文物流失关系最密切的战争是哪两次?
(2)“近代第一次灾难性战争”与“20世纪初灾难性战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什么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下图
(1)根据所学知识,马士这里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指出“激烈的禁烟运动”的时间和地点。
(2)材料二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谁?牺牲于哪一场战争中?
(3)材料三深刻揭示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后的中国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