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它是邓小平的天才设想”、“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是在评价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
| C.制度“一国两制” |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
|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某历史展览厅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实现是通过下列哪一运动完成的
| A.五四运动 | B.三大改造 | C.人民公社化 | D.改革开放 |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 B.实行赎买政策 |
| C.全行业公私合营 | D.保护富农的经济 |
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 B.文化大革命时期 |
| C.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 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工作方针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B.“科教兴国” |
|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D.“两个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