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说:“新历史观编成的历史则不然,他教吾人以社会生活的动因,不在赫赫皇矣的天神,不在大澶天纵的圣哲,乃在社会生存的本身。一个智识的发见,技术的发明,乃至把是等发现发明致之予实用,都是像我们一样的社会上的人人劳作的结果”。与李大钊所说的“新历史观”相符的是( )
A.全球化史观 | B.近代化史观 |
C.文明史观 | D.社会史观 |
为解决匈奴问题,秦朝主要采取防御手段,抵御了匈奴的侵略;西汉采取多种措施来对付匈奴,在实力不强时,通过和亲和联络其他民族的办法;在军事实力强大时,又派重兵反击匈奴;汉对匈奴的反击是非正义的。以上秦汉对匈奴关系的评述,其中不正确的有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②出使大宛、大月之氏
③任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④大败北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右图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 B.秦朝 | C.汉朝 | D.唐朝 |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刻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透过这件文物,我们可以印证的秦朝历史是
①国家统一 ②经济繁荣 ③文化同一 ④百姓安居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