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
| B.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 |
| C.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 582 |
| 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 |
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适当增加光强度,a点将左移 |
|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等 |
|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
|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
| C.在有氧或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都能形成ATP |
| D.ATP中的“A”与DNA中的“A”表示的物质不同 |
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如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a试管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
| B.a试管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
| 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红黄色沉淀 |
| D.实验结果是b试管和c试管内出现橙红色沉淀 |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转运 |
|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简单扩散 |
| 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易化扩散 |
| D.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 |
下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但顺序是乱的,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
| A.丁→乙→丙→甲 | B.甲→乙→丙→丁 |
| C.甲→乙→丁→丙 | D.丙→乙→丁→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