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加入的化合物A是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
(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_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灭菌的方法;还可用_______方法操作。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 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沉水植物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不同的沉水植物分布在不同水层深度,如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因沉水植物在水体的净化和抑制藻类生长上的显著效果,科学家开始对沉水植物展开了大量研究。一组科学家做了5种沉水植物的光合特征实验,实验结果见图1,另一组做了几种生态因子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见表1。

(1)根据图1可计算出黑藻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之间的光强度差为
(2)以沉水植物生存区域为依据,可推测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 (填>、=或<)陆地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
(3)根据图1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生活在苦草、黑藻分别生活在水体 (填下层、中层或上层)。
(4)根据表1的实验结果可知pH、光强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都会影响菹草的净光合速率,但不同的生态因子影响程度不同,从单因子角度看, (填高pH或高温)对降低菹草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从多因子角度看,高光+高pH+高温、高光+高pH和高pH+高温对降低菹草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阅读如下资料:
资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
资料乙: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
资料丙: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也可能产生________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________(相同、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
(2)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牛生长激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受精卵内常用 法。
(3)资料乙属于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范畴。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________融合,形成____________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
(4)资料丙中治疗性克隆采用的技术有_ ___, 和干细胞培养。
(5)ES细胞可从重组胚胎培养到囊胚时期的 中分离;在培养液中加入 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生物培养中的无菌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
(2)如图为倒平板操作过程,操作时要待培养基__________时,在__________附近进行。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 ,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并且需要添加 ;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
(4)生产中通常用葡萄作原材料制作果汁、果酒及果醋。
①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__。
②果胶酶能够提高葡萄的出汁率并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从发酵条件看,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兔迁入该环境后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代表分解者;该图 (填是或否)具有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
(2)图乙中K值又称 ,调查兔的种群密度采用 法,在图乙B点时,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捕获到未标记的40只,标记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3)流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x,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y,则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回答有关生命延续的相关问题
资料一:下图为某一家族的部分遗传系谱图,甲病、乙病、色盲分别由A、a与B、b与H、h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甲、乙两病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

资料二: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

(1)资料一中,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Ⅱ-3 基因型为    (同时考虑患甲病、乙病与色盲)。
(2)资料一中,若Ⅲ-8与Ⅲ-9婚后生下一对异卵双胞胎(IV-13与IV-14),则他们同时患有甲病的概率是      。若Ⅲ-8与Ⅲ-9婚配所生儿子中出现了既患乙病又患色盲的患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3)资料二中,若基因型为AaBbEe×AaBBee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肤色的表现型     种。子代中与基因型AaBbEe的个体表现型一致的几率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