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问题。
(1)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Ti质粒时,通常要用 分别切割
和 ,再用 进行连接。
(2)体内受精作用进行时防止多精入卵的机制有 和 。
(3)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要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 的环境,在营养方面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 等天然成分。细胞培养需在适宜的理化条件下进行,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其中C02的主要作用是 。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组5 |
组6 |
组7 |
组8 |
处理 |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空气 |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CO2和N2 |
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空气 |
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CO2和N2 |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
检测结果 |
有 淀粉 |
有 淀粉 |
有 淀粉 |
无 淀粉 |
有 淀粉 |
无 淀粉 |
有 淀粉 |
无 淀粉 |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直接能源物质是,后者是通过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填“有”或“无”)淀粉。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色泽鲜红,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着色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培养雨生红球藻以获得虾青素,科研人员研究了A、B 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生长 调节剂及 其质量浓度 (mg·L-1) |
细胞数增 加量(%) |
干物质增 加量(%) |
虾青素含量 增加量(%) |
|
对照组 |
0 |
0 |
0 |
0 |
A |
0.1 |
36.8 |
133.3 |
57.1 |
0.5 |
43.4 |
150.7 |
137.8 |
|
1.0 |
81.2 |
266.7 |
-48.9 |
|
5.0 |
98.2 |
142.7 |
-95.4 |
|
B |
0.05 |
6.7 |
50.5 |
5.8 |
0.1 |
32.3 |
119.7 |
8.5 |
|
0.5 |
32.5 |
41.7 |
3.9 |
|
1.0 |
8.3 |
0.3 |
-87.8 |
(1)雨生红球藻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发生的场所不同,前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B的浓度从0.1 mg·L-1提高到0. 5 mg·L-1时,雨生红球藻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含量的变化是。
(3)与B相比,A的浓度变化对虾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
(4) 两种生长调节剂中,与细胞分裂素生理功能更相似的是。
(5)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进行比较,虾青素和其中的分子结构最相似。
(6)在本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A、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选用A、B时首先应考虑的浓度分别为。
叶绿体中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因此实验室中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否用丙酮作为溶剂替代无水乙醇呢?请完善实验,探究丙酮是否可以作为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有机溶剂,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材料用具:新鲜的绿色叶片,干燥的定性滤纸,尼龙布,丙酮,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等。
(2)方法步骤:①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
a.取两个研钵分别编号为1、2。
b.分别向两个研钵中加入。
c.向1号研钵中加入2~3 mL 无水乙醇,,均进行充分研磨。
d.将研磨液过滤到试管中,并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②制备滤纸条。将干燥处理的定性滤纸剪成两个长10 cm,宽1 cm的长条,在距一端1 cm处用圆珠笔画线并剪去两角。
③点样。分别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分别在两条滤纸条上沿横线均匀地画滤液细线,紧接着重复画1~2次。
④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层析液2 mL倒入两支编号为1、2的大试管中。然后,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并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3)观察实验结果。请绘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并注明色素种类及相应颜色。
(4)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2号滤纸条与1号出现一致色素带,并分离明显,则说明 ;
②,
则说明;
③2号滤纸条无色素带,1号滤纸条色素带分离明显。
(5)请纠正方法步骤中的错误。
纠正一:;
纠正二:;
纠正三:。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Ⅰ.提取叶绿素
绿色叶片提取液
过滤液
浓缩液
叶绿素粗产品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 ℃)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
叶绿素溶液(mL) |
调pH至 |
处理时间(min) |
溶液颜色 |
① |
3.0 |
Y |
10 |
绿色 |
② |
3.0 |
7.0 |
10 |
绿色 |
③ |
3.0 |
6.0 |
10 |
黄绿色 |
④ |
3.0 |
5.0 |
10 |
黄褐色 |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原因是。
(2)表中Y应该为,原因是。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食品,否则。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将某种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h) |
X液面位置(cm) |
0 |
5.0 |
1 |
7.0 |
2 |
9.0 |
3 |
11.0 |
4 |
13.0 |
5 |
14.5 |
6 |
15.5 |
7 |
15.8 |
8 |
15.8 |
9 |
15.8 |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溶液的目的是,X液面变化值表示。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至少写两个)。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乃至不变,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