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在相同时间内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mol |
12.5mol |
15mol |
30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mol |
6.5mol |
6mol |
0mol |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等于无氧呼吸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下列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
A.晒干小麦种子以延长保存期限 | B.施用含B肥料促进开花结实 |
C.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以提高产量 | D.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窑保存水果蔬菜 |
粮食在通风不良时可能发生“自燃”现象,这是因为
A.太阳照射过强 | B.空气干燥 | C.种子细胞呼吸 | D.气温过高 |
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A.都用于还原CO2 | 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
C.都用于还原O2 | 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
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l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12mL,CO2增加24mL,则在l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3倍 | B.1/3 | C.2倍 | D.1/2 |
有氧呼吸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
B.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不同 |
C.第一、二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
D.第二阶段无ATP形成,第三阶段形成较多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