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
温度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第7次 |
第8次 |
0 h |
24 h |
48 h |
72 h |
96 h |
120 h |
144 h |
168 h |
|
15 |
1.2 |
3.0 |
3.8 |
4.6 |
4.0 |
3.2 |
2.8 |
2.5 |
20 |
1.2 |
5.0 |
5.3 |
4.2 |
2.1 |
1.2 |
0.8 |
0.6 |
25 |
1.2 |
5.2 |
5.6 |
4.6 |
2.9 |
1.0 |
0.6 |
0.2 |
30 |
1.2 |
4.9 |
5.5 |
4.8 |
2.2 |
1.3 |
0.7 |
0.5 |
35 |
1.2 |
1.5 |
1.8 |
2.0 |
2.2 |
1.3 |
0.8 |
0.6 |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B.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25℃
C.不同温度条件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D.每天取样检测一次即可,不需要固定取样的时间
下列关于ATP和酶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和ATP中都不含糖 |
B.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
C.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
D.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基本单位可以是核糖核苷酸 | B.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也能产生呼吸酶 |
C.低温能使酶的催化效率失去 | D.酶的专一性由自身的分子结构决定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和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均需用到盐酸,虽然二者的浓度不同,但是它们的作用相同 |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和黑藻中叶绿体的分布时,细胞均为活细胞,所以制作临时装片时,均需把细胞放在载玻片滴加的清水中 |
C.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不同琼脂块中的NaOH扩散深度虽然相同,但细胞运输物质的效率不同,细胞运输物质效率的高低与细胞的大小成反比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
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性染色剂,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蓝绿色 |
C.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可选用根尖作为实验材料 |
D.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 |
葡萄糖跨膜进入红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 B.自由扩散 | C.协助扩散 | D.胞吞与胞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