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基础知识填空
(1)把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 ,不能恢复原状了,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 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2)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气氧化为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 合成为糖类。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
(4)人类的色盲、血友病的遗传表现与果蝇眼色的遗传非常相似,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 ,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5)分别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 ;离心的目的是 。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_向的。
(7)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________有关。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________有关。
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
① ;② ;③ 。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 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 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玉米正常植株叶片为绿色,患一种遗传病后植株的叶片具白色条斑,或为不能成活的白化苗。显微观察发现,白化苗和白色条斑处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有人为了探索该病的遗传机理,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一
![]() |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①实验结果显示,母本患条斑病时,该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式遗传。
②实验中后代不同性状的个体的比例是随机的,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
![]() |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始终为3:1。
实验二结果显示,母本正常时,该病的遗传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曾经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是由于人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鱼所引起的。经检测,水俣湾海水中甲基汞含量为0.017mg×10—4(安全标准为5 mg×10—9以下)。设当地海水中生存着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残存甲基汞的量如表所示:
生物 |
A |
B |
C |
D |
E |
甲基汞浓度(mg×10—4) |
0.05 |
5 |
0.51 |
50 |
0.48 |
⑴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物A属于,因此该系统内碳循环开始于。
⑵生物体内甲基汞含量的积累是通过途径实现的。甲基汞的传递规律是什么?。
⑶写出这五种生物最简单的能量流动过程。如果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4000kJ,按传递效率为10%计算,第三、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分别是。
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循环的模式图,图中“圆圈”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 |
(1)③为_________,4为__________________。
(2)6为________,7为________。
(3)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________实现的。
(4)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_________
根据下面的南极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属于三级消费者。
(3)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4)由于某种原因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有何影响。
(5)假如虎鲸的食物来源于:浮游植物→大鱼→企鹅→虎鲸这条食物链,那么虎鲸增加1kg,至少需要浮游植物kg。
(6)假如该生态系统也被DDT污染,则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7)须鲸与磷虾的关系是。
(8)如果上图代表一个生态系统,则还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