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要对根尖进行解离,即破坏细胞壁纤维素连接点,使细胞壁变得松弛;
资料二: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会限制细胞的生长。而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其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
(1)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的成分是 。
(2)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内质网接受相关信息后释放Ca2+进入液泡,使液泡体积 (增大或减小),并使细胞通过 方式将H+运输至细胞壁部位。
(3)内质网释放Ca2+激活转录因子,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使细胞通过 (过程)合成促细胞生长蛋白;根的近地侧促细胞生长蛋白含量比远地侧 ,原因是 。
(4)细胞壁伸缩性增大使植物细胞生长成为可能。请由图分析细胞壁伸缩性增大的原因
。
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请写出一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4)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场所分别是和。
(5)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等(写出一种即可)。
图1示意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2示意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3)科学家在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在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b点的酶是。
(4)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甲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装置一进行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忽略温度对气体膨胀的影响)。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装置二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
(1)甲生物光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过程如下:
①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OH溶液;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30分钟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②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溶液;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30分钟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请你预测红墨水滴移动方向并分析原因:
红墨水滴移动方向 |
原因分析 |
|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
a. |
c. |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
b. |
d. |
(2)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装置二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要得到科学的实验结论还必需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装置(装置三),请简要说明如何设计?。请写出酵母菌呼吸作用反应式:。
请你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
序号 |
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 |
结论 |
|
装置二 |
装置三 |
||
1 |
e. |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不移动 |
右移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左移 |
f.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图1所示的显微镜进一步放大观察图2中的d细胞,需要将玻片向方移动,转动
(填序号),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若要进行染色体计数,应选用图2中的细胞。
(3)图3中c过程的实质是。形成的D细胞将在中发育成为T淋巴细胞。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E细胞,则发现对N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5)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E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细胞内,发现带有3H的物质依次出现在⑧、(写序号)细胞器中。
(15分)人们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禽流感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相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②代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填序号),该过程所需的工具酶有。
(2)过程⑦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获得的X称为
(3)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