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DNA分子片段中一条链由15N构成,另一条链由14N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为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③处 |
B.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
C.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 |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
下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研究的自变量只有温度 |
B.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
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 |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
关于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不宜选作DNA提取材料 |
B.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 |
C.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
D.要用冷酒精沉淀DNA,甚至可将混合液再放入冰箱中冷却,以增加DNA提取量 |
下列不是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是
A.水的用量 | B.表面活性剂 | C.酸碱度 | D.温度 |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应逐渐减少盐量 |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致到处都是“杨家将”。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
B.协调与平衡原理 |
C.系统整体性原理 |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