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垃圾分类如何实施?烟花爆竹是否需要禁燃?水价调整方案是否合理?政府解决这些公共领域问题时,为了科学决策,往往召开听证会。
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以听证会组织者的角色,就如何使政府能更加广泛、充分地听取公民利益诉求,例举1条相关措施。
(2)以听证会参与者的角色,围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为听证会"参与者行为规范"补充2条内容。
blob.png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被Z省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一:

注:截止201 4年6月,我国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720万人。
2012-2014年Z省网络零售与居民网络消费情况

注:表中顺差指网络零售与消费的差额,即区域外网络零售净流入额。
材料二:Z省政府推出“电商换市”发展新战略,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培育软件开发、网店设计、客服培训等电商服务企业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中电子商务企业及物流、仓储、技术、金融等配套服务;针对退款退换、网络售假诈骗、发货迟缓等网购热点投诉问题,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推进网络销售商品质量的抽检工作,依法强化监管执法,规范经营行为。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网络消费对Z省经济发展的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的知识,说明Z省政府如何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养老”标志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彰显着老龄群体的精神需求和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呼唤。
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吃、穿、住”,而是把生活质量的全方位提高当成新的目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为求知、求乐、奉献社会,能更好地展示老年人的情操;很多老年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中享受着文化养老的快乐。
材料二: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等活动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了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过,总的看来,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匮乏,老人休闲娱乐方式比较单一,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偶尔去集市逛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文化养老”兴起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先进文化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帮助农村居民实现“文化养老”?
(3)目前,“文化养老”已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之一。某网站版主发出了“文化养老,人人有责”的主题帖,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请你运用个人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点赞,并参与评论。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让国人更加关注海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目前,我国海产品每年产出蛋白质约410万吨,占全国肉蛋产出蛋白质的36%;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分别为246亿吨和16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和30%;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对外贸易的90%的运输量是通过海上贸易运输的。下表为2011年——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的数据:

内容
年份

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万亿元)及占GDP的比重

海洋经济一、二、三大产业增加值(万亿元)及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

涉海就业人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1年
4.567
9.7%
0.2327
5.1%
2.1835
47.9%
2.1408
47%
3420万
2012年
5.0087
9.6%
0.2683
5.3%
2.2982
45.9%
2.4422
48.8%
3469万
2013年
5.4313
9.5%
0.2918
5.4
2.4908
45.8%
2.6487
48.8%
3513万


材料二:制约我国海洋开发的因素很多:海洋资源管理的立法缺乏系统性;海洋资源管理尚未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近岸开发过度,近海大部分经济鱼类形不成鱼汛;50%以上的滩涂湿地丧失,污染严重。
(1)材料一中的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2)海洋强国人人有责。请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与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在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公民应承担起的责任。

法治,既是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的利器,也是每个公民权利和力量的源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M 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系中有益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 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 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M 市上述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
材料二:M市某社区积极创新社区治理,着力建设法治社区。社区居民组建了以驻社区律师、调解员 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的社区法治工作小组,开办“法律大讲堂”,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崇尚宪法法律权威, 不得超越宪法法律;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收集涉及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坚持实 行民主评议、论证听证和网上议事制度,社区法治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接受社区居民的质询。这些举措有利 于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法治社区的建设。
(2)假如你是该社区的居民,请你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北京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客流量的激增,人满为患、运营亏损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使“2元人一坐”的超级廉价地下公交时代不得不画上历史句号。2014年10月28日,北京公交价格调整听证会通过了以“普遍上调、适当加大投入、调整公交补贴方向”为主导思想的地铁票价上调方案。对此,受访市民普遍表示能够理解,但又疑虑重重,难以接受。
材料二:听证会上,部分听证代表表示,突然将实行了7年得“2元通”票价大幅上调,容易突破公众的心理底线,引发不满情绪。面对市民的疑虑和不满,地铁票价不应该“一涨了之”,政府必须有效履行“加大公交投入”的承诺,有效调整公交补贴的方向,有效改善地面公交系统为地铁分流。并建议政府尽快制定常态化公式,综合考虑运营成本、CPI、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建立地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北京市政府上调地铁票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政府如何正确进行决策,才能消除地铁票价上调后市民的疑虑。
(3)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指出建立地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符合的方法论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