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评思维 D.批评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防止滥用权力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这段话体现的主要观点是()

A.人民是防止滥用权力的唯一防线
B.立法和行政权必须分立
C.人民选举和监督政府,是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有效途径
D.由人民管理政府的钱袋就是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

下面是某同学自制的课外学习卡片“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的部分活动”。据其内容可以得出合理结论()

A.天津的近代化运动走在全国前列
B.袁世凯是天津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C.袁世凯率先冲破重农抑商政策
D.袁世凯的活动促进了天津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成为“买办”。19世纪中期,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扩大。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B.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